中美关税谈判陷入僵局 分析:双方分歧难解

中美关税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美国与中国”正进行良好的对话”,但未提供更多细节。这是他连续第二天透露两国一直保持联系,但外界普遍不看好他能如愿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达成他期待的贸易协议。
双方立场分析
《纽约时报》分析指出,习近平迟迟未回应特朗普的期待,反而在本周出访东南亚寻求各国在贸易战中支持中国。特朗普过去惯用的谈判策略,即通过激化矛盾促成领导人会晤,这次对习近平似乎并未奏效。
前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管何瑞恩(Ryan Hass)表示,习近平致力于树立国家荣誉捍卫者和民族崛起推动者的形象,因此会竭力避免给人自己是被特朗普逼着谈判的印象。
白宫内部分歧
特朗普的经贸团队在关税政策上也存在明显分歧:
-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支持维持强硬立场,主张中美经济脱钩
- 财长贝森特倾向对话,对特朗普和习近平之间的关系”充满信心”
-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认为特朗普最想要的是与习近平一对一会谈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贝森特和卢特尼克曾在4月9日成功说服特朗普将高于10%基准税率的对等关税部分暂缓90天。据悉,他们是在纳瓦罗不在场的情况下向总统提出这一建议的。
中方动态
中国政府近期任命曾参与首轮中美贸易谈判的李成钢为商务部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被分析认为是释放准备与美方对话的信号。此前,中国驻美前大使崔天凯曾尝试与白宫接触,但未获成功。
国际影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警告,美国加征关税将对全球经济和工业增长带来显著挑战,特别是:
- 削弱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的潜力
- 阻碍最不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进程
- 可能引发其他工业发达国家效仿的连锁反应
该组织总干事穆勒呼吁发达国家停止削减援助预算,摒弃保护主义,与发展中国家共建更公平、可持续的全球经济。